教學周
本網(wǎng)訊(樓寧、王建斌、周倩紅、張欣雨、鄭玲敏、張嘉怡)在四月綠意漸濃的一個上午,我迎著九點的太陽,站在醫(yī)學部前湖校區(qū)第四實驗大樓的樓下。懷揣著對南昌大學第二屆“十大優(yōu)秀研究生導師”稱號獲得者王建斌教授的好奇和敬仰,走進了他的辦公室。
“希望能為人類健康做些貢獻”
心懷大愛,希望能為人類健康做些貢獻;心中有國,致力于國家的人才培養(yǎng)。
王建斌本科畢業(yè)時就想要從事生物醫(yī)學事業(yè)。在香港中文大學讀博期間,他更加認識到保障人類健康的重要性,更加希望能為人類健康做出自己的貢獻?!叭绻覀冏约憾疾恢澜】凳窃趺匆换厥?,你學生物醫(yī)學有什么用呢?如果我們自己的健康都保證不了,研究其他學科又有什么用呢?所以首先我們應該注意的是人類本身的健康”。
博士畢業(yè)后王建斌進入美國常青藤聯(lián)盟之一的康奈爾大學,跟隨著名教授Richard A. Cerione(Golden Smith Professor)做研究,一干就是十多年。這十多年的潛心研究,讓他走上了研究腫瘤代謝這條道路,也成就了他不屈不撓的品格?!耙粋€人的成功不只是在于你的聰明程度,你持之以恒的工作態(tài)度也是關(guān)鍵”。唯有不懈追求自己的理想,才能極致地感受生命的精彩。一路走來,王建斌教授始終勝不驕、敗不餒,永葆激情和初心,榮辱不驚,在科研之路越走越從容。
王建斌教授始終心懷愛國情懷。盡管在康奈爾大學工作時,各種條件都不錯,但工作結(jié)束后,他還是放棄了美國綠卡,義無反顧地回到了國內(nèi)發(fā)展。他說:“根在中國,就要回來。我的父輩為建設(shè)新中國做出了貢獻,那么我也要為新時代的中國做出自己的貢獻。”
回國后,他繼續(xù)從事腫瘤代謝的研究以及研究生培養(yǎng)工作。走進王建斌的實驗室,和諧奮發(fā)向上的氛圍濃厚?!肮ぷ骱椭C,效率也就高了。”在王建斌教授的辦公室還掛著一張“和諧”的字幅,可見他對和諧氛圍建設(shè)的重視和對學生的關(guān)懷和愛護。
“這種求真精神深入到骨髓里面去了”
醉心科研,言傳身教;以身作則,實事求是,將求真精神刻入骨髓。
“科研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,在做科研時,可能80%—90%的研究在首次進行都會失敗,只有10%—20%的成功率?!蓖踅ū蠡貞涀约涸诳的螤柕墓ぷ鹘?jīng)歷,“那個時候每天早上九點開始,干到晚上兩、三點是經(jīng)常的事,我越來越覺得科研的重要和有趣。”在國外的20年,王建斌培養(yǎng)了對科研的興趣和投身于科研的熱情與執(zhí)著。他在本科時代就萌發(fā)的科研熱情,如今也未因時光流逝而消退。在博士生胡啟帆的眼里,導師王建斌永遠精力充沛,對科研充滿激情和熱愛。博士生崔湘培也感慨道:“王老師是一位自律勤奮、醉心科研的老師,他深耕科研事業(yè)的熱情讓我們由衷欽佩。”
王建斌教授為何對科研有如此濃厚的熱情?他說:“我現(xiàn)在到這個年齡還對科研這樣追求,還對改善人類健康具有這樣的使命感,這都是當時在康奈爾大學打下的烙印。這種求真精神深入到骨髓里面去了?!蓖踅ū笠龑W生用嚴謹?shù)膽B(tài)度一絲不茍地對待科研,要求學生們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把筆記寫清楚,如實記錄數(shù)據(jù):怎樣做實驗,具體步驟是什么,用了多少DNA,多少蛋白質(zhì)……這些都要清楚地知道,這樣才能更好地重復實驗,杜絕學術(shù)造假問題。他可貴的求真精神亦在諄諄教誨之中引領(lǐng)著學生們走上實事求是的科研之路。
“你要動手去做,去寫,你要try”
滿懷期許,鼓勵創(chuàng)新,引導學生動手去做,去寫,去嘗試新的事物。
王建斌教授希望自己的學生要有國際視野,充分了解所在研究領(lǐng)域的前沿動態(tài)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,他要求學生們每星期至少讀一篇好的英文相關(guān)科研文章?!俺俗鰧嶒灳褪瞧疵x文章,這樣等到他們3年的碩士或者6年的博士生涯結(jié)束時,讀完了厚厚一大堆好文章,無論是科研知識的儲備,還是英文寫作的積累,融會貫通后就會成自己成套的備用體系,自然而然成為這方面的行家里手。”談到這里,王建斌教授略帶興奮地伸手比劃著,言語間皆是對學生們的期許。
王建斌教授特別在意學生們是否去嘗試新的事物,是否能將理論與實踐結(jié)合?!霸诿绹膶嶒炇依锩?,一個課題組里有的學生通過自己看文獻,可以自己設(shè)立一個課題,就是說你要動手去做,去寫,你要try?!币虼?,王建斌鼓勵學生們打破條條框框去創(chuàng)新,一旦學生有了好的想法,他會全力支持他們的科研想法并付諸實踐。學生胡啟帆回憶,“有一次我的課題需要做一個在我看來花費巨大的實驗,和老師交談時還是挺忐忑的。但沒想到老師和我討論了思路和我的實驗設(shè)計后,老師并沒有多做猶豫,直接就同意了,這讓我十分感動。我能感受到,王老師是真心支持我們的科研和個人發(fā)展?!?/p>
嚴格要求,鼓勵創(chuàng)新,潤物細無聲,辛勤的汗水終會澆灌出燦爛的花兒。因為有了王建斌教授全力地支持和鼓勵,學生們也放開手腳,發(fā)揮個性優(yōu)勢,大膽設(shè)想,勇于創(chuàng)新。他實驗室的好成果、好文章不斷涌現(xiàn),先后發(fā)表在Cancer Cell(封面文章),Cell Research,Advanced Sciences,Autophagy 等國際一流期刊。
也許正是多了一份對生命本質(zhì)的深入學習和思考,在自我成長之路上從未停下腳步,使得王建斌教授在職業(yè)科研道路、學術(shù)追求、學生引領(lǐng)上,始終保有心懷大愛、有膽有識,志存高遠,執(zhí)著求真的初心,也讓我們感知到了當代中國科學家的探索精神和執(zhí)著追求。
編 輯:萬慶蓮
責任編輯:涂金鳳
Copyright (c) 2014-2022 Nanchang University. All Rights Reserved.贛ICP備20001624號-1網(wǎng)備36010802000198號